
周庭,出生于1996年,年纪尚轻,但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课堂上专心读书。相反,她与黄之锋等“乱港急先锋”勾结,在西方虚伪的“自由民主”标榜下,踏上了追求“港独”的歧路,最终走向无法回头的深渊。
周庭在支持日本反华政客时,已经深陷于西方反华势力的迷雾中。如今,她的未来,恐怕只能在冰冷的监牢里度过,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。事实上,周庭的背景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,她虽然在香港活动,却拥有英国国籍,尽管她宣称自己从未在英国定居过。
表面上看,周庭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印象,但她的性格与外貌却完全不同。从她自己的叙述来看,她从小学时代起就显现出叛逆的个性。上课不专心,成绩也一塌糊涂;到了中学,周庭的学业状况更加糟糕,最终沦为“学渣”。
展开剩余87%正是这种逆反心理让周庭在2012年加入了“学民思潮”这一反对派组织,成为了其中的活跃分子。当时,香港爆发了“反国民教育运动”,香港政府计划在教科书中加入一些中国历史的内容,遭到了反对派的激烈抗议。黄之锋以“学生代表”的身份,号召学生举行抗议,主张“新学科增加学生压力”。于是,黄之锋成立了“学民思潮”,很快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,成为这场政治风暴的“先锋”。
对于周庭来说,这个组织仿佛成为了她展现自我的舞台。她在其中表现突出,很快成为了组织的代表性发言人,站在公众面前宣传“港独”思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西方的反华势力开始关注这些年轻的“港独”分子,周庭和黄之锋便成为了他们的关注对象。
作为香港回归后的第一代年轻人,周庭与黄之锋等人参与了许多令人愤慨的暴力活动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西方的反华势力开始将这些人当作潜力股,进行培养,试图通过他们来操控香港的政治局势。
2014年,周庭与黄之锋一起积极煽动学生参与非法的“占中”活动。她鼓动学生罢课、绝食,甚至公开辱骂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家长和教师,毫不顾及基本的礼貌和尊重。在她的煽动下,“占中”活动逐渐升温,周庭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支持者。
为了全身心投入到这场非法行动中,周庭甚至选择休学,暂时放下学业。而“学民思潮”组织带领数百名学生进行罢课、冲击立法会等极端暴力行为,局势愈加失控。尽管这场示威活动引发了暴力冲突,周庭却没有感到任何悔意,直到10月她才宣布辞去“学民思潮”的发言人职务,声称自己感到疲惫和迷茫。许多人认为,周庭此举并非代表她的良心觉醒,而只是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舆论压力。
当“占中”事件逐渐走向尾声,香港的局势发生了转变。许多学生组织成员都已经毕业或被拒绝参与,最终,“学民思潮”也于2016年宣布解散。但周庭显然不愿就此沉寂,她又在2016年与黄之锋等人一起成立了“香港众志”,继续参与“港独”活动。
在2018年,周庭甚至尝试竞选香港立法会,提出自己已经放弃英国国籍的说法,并宣称这是为了香港人的未来。虽然她的言辞充满煽动性,但香港民众对她的支持寥寥。她不过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择手段的人,如何可能真心为香港人民的利益着想?
周庭、黄之锋等人一直与西方反华势力保持着密切联系。在2019年,他们多次与美国高层官员如蓬佩奥、彭斯等会面,公开接受外国势力的支持。这些与国际反华势力的亲密关系,让他们的形象更加恶劣,在香港社会中引发了极大的反感与愤怒。
与此同时,周庭还曾在日本宣传“港独”思想,公开表示香港与中国的关系应当与其他民族划清界限。这一言论不仅在香港社会引发广泛质疑,也被许多人指责为背离香港民族的立场,甚至伤害了香港人的感情。
2019年爆发的“反修例风波”中,周庭与黄之锋再次活跃在街头,组织示威者进行暴力抗议,并向香港警察投掷燃烧瓶和砖块,导致警察受伤。周庭在这场示威中的角色,显然不止于一名普通的示威者,她更像是行动的指挥者,背后推波助澜,煽动更多极端行为。
此后,周庭多次往返香港与日本,借助外部媒体进行煽动,试图通过国际舆论为香港暴乱制造负面影响。她的行径引起了许多香港民众的强烈反感,认为她是在恶意挑起社会矛盾,利用日本的反华情绪进行个人政治谋划。
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,周庭和黄之锋等“港独”分子纷纷宣称退出“香港众志”组织,以求自保。然而,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他们的“变脸”之举,目的是为了逃避即将来临的法律制裁。
2020年,周庭因煽动非法集结罪被捕并判刑10个月,尽管她在法庭上表示不认罪,但案件最终进入审判阶段。她在监狱服刑期间,继续进行各种宣传活动,吸引了不少不满香港政府的支持者。
2021年6月12日,周庭刑满释放,媒体迅速聚集在监狱外,等待采访她。虽然她戴着口罩,看起来疲惫不堪,但仍对媒体表示自己会继续为香港的“自由与民主”奋斗。尽管她极力“卖惨”,香港民众却不买账,纷纷批评她为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。
尽管年纪不大,但周庭和她的“港独”同伙,已经做出了无数伤害香港、背叛国家的恶行。如果她继续走这条路,最终只能陷入无尽的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。
---
如愿 编辑:林妍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